电子开发网

电子开发网电子设计 | 电子开发网Rss 2.0 会员中心 会员注册
搜索: 您现在的位置: 电子开发网 >> 基础入门 >> 制冷与空调技术 >> 正文

常见的六种制冷技术:工作原理、特点和应用场景,半导体制冷和磁制冷

作者:佚名    文章来源:网络整理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25/6/14
制冷是通过人工手段主动移除热量,使物体或空间温度低于自然环境温度的技术过程。其本质是能量的定向转移,核心目标在于建立并维持特定的低温环境。

 

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,像食品加工保鲜、舒适性空调、超导技术、航天航空等众多领域,都有它的身影。

常见的6种制冷技术,分别为蒸汽压缩式制冷、吸收式制冷、吸附式制冷、蒸汽喷射式制冷、热电制冷以及磁制冷。

一、蒸汽压缩式制冷

蒸汽压缩式制冷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制冷方式,它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热蒸发、在冷凝器内放热冷凝的相变过程进行制冷。

压缩式制冷主要由压缩机、冷凝器、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四大部件构成。制冷循环时,制冷剂历经压缩升压(驱动循环)、放热冷凝(向外部排热)、节流降压(保持循环)、吸热蒸发(对外部制冷)四个过程的状态变化。

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的动力核心,常见类型有转子式、涡旋式、活塞式、螺杆式、离心式等。

冷凝器和蒸发器为冷媒与外部水或空气的换热器,风冷的为翅片管式换热器,水冷的有壳管式、套管式换热器等。

节流装置常见的有毛细管、热力膨胀阀、电子膨胀阀、节流孔板等。除降压外,膨胀阀还可用于控制过热度和调节冷媒流量。 

压缩式制冷的优点是结构简单、效率高、制冷量大,调节便捷、启停迅速。缺点是耗电量大,压缩机运行噪音大,载冷剂也对环境有一定影响。

压缩式制冷广泛应用于空调、冰箱、超市冷柜、冷库冷藏等领域。近年来,随着变频技术、电子膨胀阀等新技术应用,其能效与控制精度都在不断提升。

 

二、吸收式制冷

吸收式制冷依靠热能驱动,利用工质对气液两相间的吸收和解吸过程来制冷。常见工质对有溴化锂水和氨水,其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应用最广。

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过程,制冷剂(水)在低压蒸发器内蒸发吸热(对外部制冷),蒸发后的水蒸气被高浓度溴化锂溶液吸收,溶液经再生器加热,水蒸气分离出来到冷凝器内放热冷凝,溴化锂溶液再回到吸收器循环使用。

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蒸发器、吸收器、再生器、冷凝器、溶液热交换器等部件组成。蒸发器和冷凝器常用壳管式换热器,吸收器和再生器为填料塔式。溶液泵负责输送溶液,再生器里设置烧嘴或蒸汽盘管提供热源。

吸收式制冷的优点是以热能为动力,能充分利用工业余热、太阳能、地热等低品位热源,运行成本低,还无需压缩机,噪音小、维护简单。

吸收式制冷的缺点是设备体积大、笨重,启动和调节慢,制冷温度偏高,一般在5 ~ 10℃以上(水在0℃时会结冰)。

吸收式制冷机组多用于中央空调、工业冷水、食品冷藏等领域。近些年,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、地源热泵与吸收式制冷耦合等新应用不断涌现。

 

三、蒸汽喷射式制冷

蒸汽喷射式制冷,依靠蒸汽喷射器的抽吸作用,在蒸发器中保持一定的真空,使水在其中蒸发而制冷。

工作时,高压蒸汽经喷嘴喷射,在喷嘴出口形成高速低压射流,引射蒸发器中的低压蒸汽,混合蒸汽在冷凝器冷凝放热,再经泵加压后进入蒸发器吸热蒸发(对外部制冷)。

喷射式制冷的核心部件是蒸汽喷射器,由蒸汽喷嘴、吸入室、扩压室、扩散管等组成。蒸发器和冷凝器通常采用列管式换热器。此外,还需设置闪蒸罐、循环泵等辅助设备。

喷射式制冷的优点是,结构简单紧凑,运动部件少,噪音低,维护少,还能利用低品位热源驱动,运行成本低。缺点是能效系数低,单位冷量所需蒸汽量大,因此适合于小型设备。

 

四、吸附式制冷

吸附式制冷利用多孔固体吸附剂(硅胶、活性炭、沸石等)对制冷剂的可逆吸附 / 脱附作用实现制冷。

吸附剂吸附制冷剂蒸气时,蒸发器内液态制冷剂蒸发吸热(对外部制冷)。吸附剂再生加热,脱附的制冷剂蒸气到冷凝器内冷凝放热,完成一个制冷循环。

吸附式制冷机核心部件是吸附床,里面装颗粒状或成型块状吸附剂。系统一般设两个吸附床,交替吸附和再生,以保证连续制冷。蒸发器和冷凝器常用壳管式或套管式换热器,水常作为制冷剂与吸附剂组成工质对。

吸附式制冷的优点是,可用70 ~ 90℃的低温热源驱动,运行成本低,噪音小,无运动部件,维护简单。缺点是制冷量小,能效系数低(一般 < 0.6),设备体积大,对吸附剂性能要求高。

吸附式制冷适用于农产品储藏、仓库冷藏、餐饮冷柜等小型制冷领域,尤其适合采用太阳能、工业余热等廉价热源的场合。

 

五、热电制冷(半导体制冷)

热电制冷利用半导体的帕尔贴效应制冷。当两种不同导电材料构成回路并通直流电时,两导体连接点会出现吸热或放热现象。串联多个P型和N型半导体并施加直流电压,就能获得连续制冷量。

热电制冷器核心部件是由P型和N型热电偶组成的热电模块,两端分别连接吸热端和放热端。系统还包括换热器、风扇、直流电源等辅助设备。热电模块小巧轻便,可按需组合。

热电制冷的优点是,体积小、重量轻、无噪音、无需制冷剂、启动快、温度调节精准,能实现- 20 ~ 70℃的温度范围。缺点是能效系数低(一般<1.0),制冷量小,单台设备制冷量通常在几百瓦以下,成本还高。

热电制冷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、精密仪器、航天航空、汽车控制、个人护理等领域,典型产品如小型冰箱、饮水机、皮肤治疗仪等。

 

六、磁制冷

磁制冷靠磁卡效应制冷,即顺磁性物质在外加磁场下绝热磁化升温,绝热去磁降温。通过调控外加磁场并与低温热源 / 高温热源进行热交换,可获得连续制冷效应。

磁制冷机的核心部件是磁制冷工质和磁场发生装置。磁制冷工质主要有稀土金属及其合金、卡诺合金、Mn系合金等,磁场发生装置可采用永磁体或超导电磁体。此外,系统还包括用于热交换的流体回路、驱动装置等。

磁制冷的优点,理论能效高,制冷温跨范围广(从室温至20K),对环境友好,噪音低,能精准调温。缺点是设备成本高,目前还处在实验室研究和样机开发阶段,尚未大规模商业化应用。

磁制冷在超导技术、量子计算、航天探测等领域前景广阔。随着材料、制造等技术进步,有望在家用电冰箱、中央空调等领域取得突破。

 

Tags:制冷原理,制冷,工作原理  
责任编辑:admin
请文明参与讨论,禁止漫骂攻击,不要恶意评论、违禁词语。 昵称:
1分 2分 3分 4分 5分

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
[ 查看全部 ] 网友评论
关于我们 - 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版权声明 - 在线帮助 - 文章列表
返回顶部
刷新页面
下到页底
晶体管查询